6月2日,全州旅游产业化工作推进大会在天柱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和州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全力提升旅游质量,强化旅游服务,推动我州旅游产业化加快发展,为续写新时代黔东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委书记桑维亮出席,州委副书记、州长罗强作工作部署。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汤越强,州政协主席潘玉凤,州委常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有关领导,部分州内省属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副州长胡国珍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州旅游业发展成效明显,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旅游业态不断丰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州上下产业自信、行业自信、事业自信不断增强。特别是州十一届旅发大会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应对疫情冲击,主动作为,推动全州旅游发展总体回稳、加快恢复、势头向好。虽然我州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距离产业化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不少差距。要勇于正视差距不足,充分认清发展形势,严格按照省委关于围绕“四新”抓“四化”的部署要求,坚决有力抓好我州旅游产业化工作,奋力在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做表率。
会议强调,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工作,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黔东南实际,准确把握好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的关系、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要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坚持可持续的旅游业发展路子,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持续利用,决不搞大拆大建,坚决杜绝损害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等现象。要牢固树立效益意识,把产出效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决不允许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投资。
会议强调,要依托禀赋优势,用好用活旅游资源,不断培育和提升旅游业态,大力推进旅游业态产业化提质发展。要做优文化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品、非遗旅游产品、演艺旅游融合产品、节庆旅游产品。要做实红色旅游产品,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教育培训产业,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要做大康养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温泉旅游、医养旅游、体育旅游、养老旅游。要做特旅游商品,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加快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化。
会议强调,要狠抓企业培育,千方百计盘活存量、扩大增量,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市场主体。要实施涉旅国有企业培育计划,积极推进战略性重组,加强盘活现有资源资产,切实提升市场运营水平。要实施旅游战略投资者引进计划,把旅游招商引资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战略投资者为重点,瞄准大型旅游投资企业,以及知名品牌酒店、重大旅行社等专业性旅游企业,实行“点对点”精准招商。要实施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围绕旅行社、民宿、餐饮等行业,着力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的企业。
会议要求,要对标国际化水平,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加强旅游市场监管,狠抓旅游安全,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牢牢守住旅游安全底线。要加强组织领导、项目策划、督导考核,以过硬作风、务实措施,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会上,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州市场监管局和天柱县、锦屏县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岑巩县、榕江县作了表态发言。
会前,与会人员还实地观摩了天柱三门塘、县旅游集散中心、三十里水景长廊等景区景点。
州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县(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投资促进局主要负责人,有关金融机构负责人,州属国有企业、州内重点旅游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