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及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我州共有6个项目(含扩展项目3个)入选,占全省19项的31.6%,名列全省地州市之首。
此次我州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扩展项目名录的项目是:黔东南州非遗中心统筹申报的传统舞蹈《苗族古瓢舞》和曲艺《嘎百福》、凯里市申报的传统技艺《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岑巩县申报的传统技艺《砚台制作技艺(思州石砚制作技艺)》、麻江县申报的传统医药《苗医药(骨髓骨伤药膏)》、台江县申报的民俗《元宵节(苗族舞龙嘘花习俗)》。截至目前,我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增至56项78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我州新增6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对我州全面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响“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特别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历史意义。